不流血抗爭

ebook 公民不服從的先驅,印度人權鬥士甘地

By 艾仲廷,王志豔

cover image of 不流血抗爭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Libby_app_icon.svg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app-store-button-en.svg play-store-badge-en.svg
LibbyDevices.png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非暴力不合作,公民不服從,向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宣戰! 愛因斯坦曾說:「未來的人們將難以相信,這般血肉之軀曾降臨過人間。」 他,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大黨領袖、現代印度的國父、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以一己之力帶動一個國家邁向獨立。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甘地語錄☆★☆★☆★☆★☆★ ◎真理、純潔、自我控制、堅定、無畏、謙卑、團結、和平,是一個反抗者必須具備的特質。 ◎我們必須學會尊敬別人,不是因為他們有著怎樣的價值,而是因他們是人。 ◎地球上提供給我們的物質財富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滿足每個人的貪欲。 ★☆★☆★☆★☆★☆★☆★☆★☆★☆★☆★☆ 【含著金湯匙出生,卻帶領底層人民大翻身】 出生小康家庭,十三歲便與妻子成親,又遠渡重洋留學深造,成為一名優秀律師,但甘地不因此驕矜自滿,反而有感於南非種族歧視的羞辱,決心為南非印度僑胞爭取更多權益,領導南非印度人反種族歧視的抗爭,為了人類尊嚴與自由而戰。 【不流血的反抗】 甘地的一生將「非暴力」思想貫徹始終。他相信人的良知,相信真理和愛的力量,在面對暴政時,在面對大眾失去理智的互相殘殺時,在面對印度國大黨為私欲而不顧民族大義時,他都堅決而果斷的選擇絕食作為自己的武器,一生共絕食十六次,幾次面對生命絕境而絕處逢生。 ★☆★☆★☆★☆★☆甘地小檔案☆★☆★☆★☆★☆★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西元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稱聖雄甘地,印度國父,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他帶領印度獨立,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他的非暴力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成功的印度獨立運動亦激發起其他殖民地人民為國家獨立而奮鬥,最終大英帝國分崩離析,取而代之的是大英國協。 甘地的主要信念是「真理堅固」,此鼓舞了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等民主運動人士。

不流血抗爭